水質色度是衡量水體清潔度的重要指標,反映了水中溶解性有機物、無機物或懸浮顆粒對光線吸收和散射的程度。傳統檢測方法(如目視比色法)操作繁瑣且依賴人工經驗,而手持式水質色度測定儀憑借其便攜性、快速性和精準度,成為環保監測、水廠質檢和工業廢水處理等場景的首選工具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其快速檢測的核心流程及操作技巧。 一、工作原理 色度測定儀通過光電比色法實現快速檢測:儀器內置LED光源發射特定波長光線(通常為455nm或可見光全波段);光線穿過待測水樣時,水中的色度物質吸收部分光線;剩余光線被光電傳感器接收,轉化為電信號;儀器內置算法將電信號轉換為色度值(單位:PCU或NTU),直接顯示結果。整個過程可在10-30秒內完成,無需化學試劑,避免了傳統方法的二次污染風險。 二、快速檢測操作步驟 以常見手持式色度儀為例,檢測流程分為以下5步: 1. 儀器校準 開機后選擇“校準”模式,使用配套的零度水(或蒸餾水)作為空白樣; 將空白樣倒入比色皿至刻度線,擦拭外壁水漬后放入檢測槽; 按下校準鍵,儀器自動完成基線校正,確保后續數據準確。 2. 樣品預處理 若水樣渾濁或含顆粒物,需先靜置沉淀或用濾膜(0.45μm)過濾; 劇烈搖晃水樣瓶,確保色度物質均勻分布。 3. 樣品檢測 將處理后的水樣倒入清潔比色皿,避免產生氣泡; 將比色皿插入儀器檢測槽,關閉遮光蓋; 按下“測量”鍵,等待倒計時結束,屏幕直接顯示色度值。 4. 數據記錄與導出 部分儀器支持自動存儲多組數據,可通過藍牙或USB連接電腦導出; 檢測結果可標記時間、地點等信息,便于生成報告。 5. 設備維護 檢測后立即用純水沖洗比色皿,避免殘留物附著; 定期用軟布擦拭鏡頭和傳感器,防止灰塵影響精度。 三、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 誤差控制:比色皿劃痕或污染會導致讀數偏差,建議定期更換;水溫差異過大會影響光學路徑,需將樣品靜置至室溫再檢測。 儀器選擇:優先選擇支持雙波長檢測的型號(如455nm+620nm),可區分真色度與表觀色度;工業廢水檢測需確保儀器量程覆蓋高濃度范圍(如0-500 PCU)。 手持式水質色度測定儀通過智能化和便攜化設計,將檢測時間從小時級壓縮至秒級,且精度可達±2% FS。操作者只需掌握校準規范、樣品處理要點和數據記錄技巧,即可在野外或實驗室高效完成水質評估。
本文連接:http://www.szsnytl8.com/newss-3815.html
|